(本文曾刊登于《山东教育报》2012.11.26第十二版,《四川科教新报——家校周刊》2012.9.11期,2012.9.18期)
学校是“家外之家”,家庭是“校外之校”。在学生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今天,教育模式也由单一的学校教育向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方面相结合的方向转变,最理想的教育是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完成的立体教育,也就是“家校共育”,这是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创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一、倡导素质教育,实施家校共育的必要性
我们都知道,在教育机会匮乏的时代,知识可以改变命运,但在教育大众化的时代,仅有知识不一定改变命运,决定学生命运的是其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不只是知识性教育的被传输。可见,素质教育势在必行,而建立学校、家庭教育有机结合的工作机制,是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
家长作为联系学校和学生的特殊纽带,家庭教育作为青少年所受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的思想教育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孩子各方面综合素质的培养,不仅是学校的事情,也是家庭和全社会的事情,应家校平等交流沟通,家长、老师携手共育,共促孩子健康成长。
但是,我国的家庭教育特别是家长教育十分薄弱,有名无实,随意零散,没有把孩子作为发展的主体,都是把家长或老师的观念和意志强加给孩子,看似大人围着孩子转,实际上是孩子围着大人的意志转,孩子身上反映出来的问题,说到底是大人的问题,是大人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以及为他们提供的生存环境造成的。绝大多数家长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和生活,对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几乎为零。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就有必要通过多种途径对家长施以系统培训,全面提升家长素质,让更多的家庭培养出优秀的孩子,让家庭和睦、校园和谐、社会和谐。
总之,学校、老师、家长应该配合起来,为给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和校园环境共同努力。通过营造校园平安、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的教育大环境,通过对教育的探讨,也就是学生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创新教育改革。
二、家校共育不同步的原因探析
目前,由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不同步、不合拍,制约了孩子的成长,也制约了教育质量的新突破。
1.家长方面原因
(1)家长不了解学校的相关规定,不了解学校的工作安排,以至于在孩子的教育方面没有形成教育合力,甚至起了反作用。
比如:学校为了加强管理,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但由于家长不知情,或者知道但认识不到位,甚至认为无所谓,就容易出现家长不配合。家长一旦不配合,就容易在孩子身上出现教育问题上的“两张皮”现象,影响教育效果,容易让孩子成为问题学生。再比如有的孩子打着学校搞活动要占用教室、要放假的幌子,出去玩等等。这一系列问题的发生,都是由于家校共育的脱节造成的。
(2)家长缺乏对孩子在学校表现的了解,过分依赖学校,也过分相信自己的孩子。家长没有做到对孩子在校情况细致了解跟进式的家庭教育管理,以至于等到自己的孩子在学校出现了重大违纪或学习一塌糊涂时,才如梦初醒,但都为时已晚。
2.老师方面原因
老师不能及时了解孩子的家庭情况,不能全面、客观地评价一个学生,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容易在教育学生的问题上造成一些误伤,给学生的心理上造成一些不应有的伤害,甚至会毁了一个学生。
比如:有的学生因家庭中出现了变故,如父母离婚等,情绪上必然会出现异常反应,如:发泄、报复、烦躁、自暴自弃、自卑等,如果老师不知真相地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硬性的矫正、批评和指责,极有可能使学生走向反面。
再比如:有的学生因个性方面的原因,可能在某些方面做得不够好,也可能违纪,但学生在家里却是一个优秀的孩子,是一个父母喜爱、邻里夸奖的懂事的好孩子。老师如果不深入家庭,不全面了解一个学生,就不可能全面、正确地评价这个学生,就不可能及时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就不可能挖掘出学生身上潜在的优秀品质,就可能失去了教育学生的切入点和机会,成为教育上的一个遗憾。
由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家庭和学校相互支撑非常重要。缺少任何一方,教育大厦也会倾斜。
三、家校共育发展新思路
1.学校应引导、鼓励、要求家长学会培养孩子、尊重老师、与老师交流和沟通,学会带领孩子完成学校布置的社会教育家庭作业。
(1)家长怎样培养孩子?
首先,从家庭教育观念上转变。培养和教育孩子,家长须从自身做起,学会精细化管理孩子,要知道环境影响人生、榜样影响人生、起点影响人生、品德影响人生、态度影响人生、健康影响人生、习惯影响人生、细节影响人生、能力影响人生。
其次,在战略上从目标着手,也就是对未来制订一个计划;在战术上从管理着手,明确管理的阶段性,全面把握孩子阶段性的规律。
最后,家长要在关爱的基础上,以平等的心态,真诚地帮助孩子的学习和生活。
(2)家长如何尊重老师?如何与老师交流和沟通?
家长要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权,正确保护老师在孩子心目中的尊严,正确询问孩子的学习情况,以正确的态度与老师进行交流和沟通,正确的认识和评价老师在社会中的作用。
家长在对待老师时,要学会包容一点老师的缺点,宽容一点老师的过失,帮助一点老师的需要,理解一点老师的苦衷。
(3)如何带领孩子完成学校布置的社会教育家庭作业?
比如,家长可以带领孩子感受古代灿烂的历史文化;也可以和孩子一起爬山,感受大山的雄伟壮观;家长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去看海,感受自然风光的美好;为了激励孩子,还可以带孩子去首都感受现代化的气息,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学习动力。
这样做有两方面的好处:一是增进家长与孩子的亲子交流,开阔孩子的视野,提高孩子对社会的认知能力;二是由于现阶段社会教育体制的某些不完善,一些家长对学校在社会教育方面产生一些不理解和不认可。通过家长带领孩子共同完成社会教育家庭作业,可以减少家长对学校不理解和不认可。
总之,我们要让每位家长意识到平安校园,人人有责,人人都是当事人,要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和谐发展做出努力,这样既可以减少家长对学校的仇视,也可以减少社会对教育的仇视。
家长营造一个全社会热爱学校、热爱教育的大环境,能够给学生创造一个安全的校园环境,和谐的学习氛围以及和睦的家庭环境,能够让学生幸福、安全、健康、快乐地成长。
2.学校应引导、鼓励、要求老师学会教育学生、尊重家长、与家长交流和沟通,学会如何做好家访工作以及开展好学生家长座谈会。
(1)老师怎样教育学生?
首先要从教育观念上开始转变。其次,在战略上要从目标着手,也就是对未来制订一个计划;在战术上要从管理着手,明确管理的阶段性,全面把握学生各个年龄段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的阶段性规律。最后,老师要在关爱的基础上,以平等的心态,真诚地帮助学生的学习与生活。
这里应注意一个问题,面对学生出错的反复,出现问题的反复,不要产生厌倦、无奈的消极情绪,对任何一个学生都要做到不抛弃、不放弃;要积极地和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寻求解决的办法。不要有“孩子哭了抱给他娘”的想法,更不要用“教育不是万能的”这句话来推卸我们教师的责任。
(2)老师怎样尊重家长?
第一,对于学生的作业,老师不要盲目地追求大量的练习题。在给学生布置作业时应遵循少而精的原则,重在质量而不是数量。过多的作业既加大了学生的负担,也加大了家长的负担。因为家长每天忙于工作,作业量太多会减少学生和家长休息的时间。这样很容易让家长对学生产生不满,对学校产生怨恨。
第二,老师在态度上要尊重学生家长,特别注意尊重那些学习成绩不好的家长。
①为了学生的进步,应主动和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在家里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引导家长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协助家长改变学生在家里的不良生活和学习习惯。
②老师在和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时,主要采用赏识教育的方法,多鼓励学生,多和学生谈心,多引导学生,多给学生自信。当学生犯错误时,老师应该委婉进行批评和教育,然后耐心地引导学生,而不是用讽刺的语言来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更不能动不动就让家长过来,然后在家长面前肆意侮辱、指责、批评自己的学生,并且把这些责任都归咎于家长,破坏家长在学生心目中的尊严,影响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和睦相处。
③老师在和家长进行交流和沟通时,我们应该避开学生和家长座谈,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也维护了家长在学生心中的尊严。老师也要努力学会和各种文化水平的家长进行沟通,并且要常用换位思考的思想来处理和对待家长。对待家长的各种不足之处,学会宽容,学会理解,学会助人,争取做一个给学生编织梦想、给家庭编织希望、让家长满意的好老师,老师要和自己每一位学生的家长都成为好朋友。
(3)如何与家长交流和沟通?
和家长进行交流和沟通时,要采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的方法。老师要让家长明白,老师和家长的最终落脚点都是学生,也就是他们的孩子,老师要学会充分利用家长这一丰富而优质的资源,每个老师不仅要会用,还要用好。我们每个老师要定期家访,做好家访工作。
(4)如何做好家访以及开展好学生家长座谈会?
①对于家访,我们要转变这样一个观念,即:从传统的老师到学生家里去转变为学生家长到学校来与老师座谈。
这样做的原因有三点:一是班级的学生人数太多,二是家长工作的原因,在家的时间不定,三是有些学生的家离学校太远,老师前去有很多不便。
另外,在家访时,老师一定要主动邀请家长,让学生家长到学校来,这时老师要做好完善的接待工作。
②对于开学生家长座谈会,我们要转变这样一个观念,即:从传统的以学校为主的家长座谈会转变为实施现代模式的家长座谈会。
首先,为什么要改变传统的以学校为主的家长座谈会?原因如下:一是次数少(一个学期一次,甚至有的一年一次),二是规模大(全校学生家长一起),三是时间紧(一到两个小时)。
其次,什么是现代模式的家长座谈会?现代模式的家长座谈会是以班主任为主,分层次、不定期地举行家长座谈会。分层次是指成绩好的学生家长、成绩中等的学生家长、成绩较差的学生家长、不良行为和习惯不好的学生家长可以分别进行;不定期是根据教学和学生成长的需要,随时和一部分家长进行交流和沟通。
这样做能够让家长会实施起来密度大、针对性强、效果好,这也正是因材施教的变通应用。
总之,我们每位老师要意识到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和谐发展做出努力,这样既可以减少家长对学校的仇视,也可以减少社会对教育的仇视。我们老师要努力营造一个全社会热爱学校、热爱教育的大环境,这样可以给学生创设一个安全的校园环境、和谐的学习氛围以及和睦的家庭环境,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幸福、安全、健康、快乐地成长。
为了家校共育能够有机结合,学校要主动培训老师和家长关爱学生的思想,学校要按照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要求来进行培训。因为学生的心灵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上行为的种子,就能获得习惯的收获;播上习惯的种子,就能获得品德的收获;播上品德的种子,就能得到命运的收获。换句话说,改变学生的思想就能改变他们的命运。
同时,我们要求老师和家长要培养学生拥有良好的心态,培养学生要有前进的目标,培养学生具有坚强的自信,培养学生具有长久的毅力,培养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让每个学生谨记:心态——目标——自信——毅力——学习。
通过学校对学生、老师和家长的引导,让学生学会做人,让老师学会教书育人,让家长学会配合学校和老师,正确地教育孩子。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对文化知识教学的质量,还能促进全方位教学质量的提高,达到学生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最终转变。因此,做好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完善家校共育的新理念,能够给孩子营造一个和睦的家庭环境,给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的校园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