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公司简介
  • 创始人致辞
  • 信息公告
  • 企业简介
  • 业务范围
培训学校
  • 课程介绍
  • 校园图片
  • 交流合作
家庭教育
  • 家长必读
  • 思想理念
  • 培养方法
  • 学习技巧
  • 成功案例
家校共育
  • 家校共育
  • 最新动态
  • 实验学校
  • 图片集锦
学习方法
图书销售
  • 图书介绍
  • 购买方式
联系我们
 基础教育
  家校共育   最新动态   实验学校   图片集锦


尊敬的各位老师:

你们好!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各有其特点,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学校教育如果忽视了家庭教育的重要影响,必然因孤军作战而难以奏效;家庭教育如果与学校教育方向不一致,就会使学生不知所措,家庭教育也将举步维艰。

因此,我们要让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协调一致,形成合力。正如电场和磁场相互作用产生电流一样,良好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共同培育,才能对学生的培养真正地起到作用。  

家校共育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环节,我们老师要进一步认识到家校共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家校共育的重要性

人是社会的发展之本,教育是人的成功之本,一个人或一个家族地位的提升,靠的是良好的教育。而人在一生中,通常要接受三层教育:①家庭教育;②学校教育;③社会教育。而家长通常最注重的教育是学校教育,因为学校教育是顶天立地的教育,但是学校教育顶的天是社会教育,立的地是家庭教育。所以,家庭教育是三层教育中的基础,在人的一生中尤为重要,没有哪一种教育比家庭教育更能影响孩子的一生。

1966年,美国教育史上出现了一个著名的报告,名为“科尔曼报告”。这个报告中的一项调查结果令许多美国人大吃一惊,报告指出:黑人学校和白人学校,在学校设施、教师工资等相差无几的情况下,黑人学生的学习水平仍然较低,其原因不是学校的条件,而是学生的家庭背景,因为黑人学生的家长不重视家庭教育。

这个报告发表以后,美国人开始从两个方面调整自己对教育的看法:一是重视学校教育的评估,二是重视学校教育背后的家庭教育。也就是说,美国是从1966年,全国开始注重家庭教育的。

在我国,家庭教育被重视,只是最近几年的事情。在农村,很多家长还没有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所以,我们要引导家长重视家庭教育,做好家校共育。

 

二、家校共育的必要性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然而由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不同步、不合拍,不仅制约了教育质量的新突破,还制约了学生的成长。当前教育环境的不理想,使得家校共育迫在眉睫。

案例一:

在某个小学,一位女教师用书轻轻地拍了一下一名学生的头,这名学生的家长就采取上访的方式,逼迫教育局辞掉这位老师。学校领导以及教育局领导对这名学生的家长做了大量的工作,最后,这位老师还是辞职了。

案例二:

某个中学的一位政教处主任,在晚上巡查时,抓到了一名正在爬墙要去上网的学生,该学生为了能够上网,苦苦哀求这位主任,主任没有放行,这名学生就开始骂人,主任很生气,踢了学生一脚,学生便以此为借口,住在医院两个月都不肯出院,学校和老师为此花费了大量的金钱和精力。

案例三:

在某所学校,两个小学生在课间打闹,其中一个学生被另外一名学生绊倒,碰掉了一颗牙。被碰掉牙的学生家长,没有找另一位学生家长沟通,硬是要求这所学校的校长给自己的孩子镶一颗和原来一模一样的牙。当我到这所学校做报告时,校长无奈的告诉我说:“我半个月的时间什么也没做,都是在做这件事情。到现在为止,学校已经花了两万八千元了,但事情仍未结束。”他接着说:“我真想把学校的每个班级变成无动班级,这样的事情不想再出现第二次了。”

案例四:

在一个小学里,有一个学生上课时说话,他的老师看见了,便批评了他。回到家后,学生把此事告诉了自己的家长。第二天,这名学生家长便带了一伙人,找这位老师算账,老师被逼得没有办法,只好从学校的厕所里,爬墙出去。

案例五:

一个小学的校长,为了给学校省钱,托人在邻村买了一车便宜的沙子,用来填体育场的沙坑。本村的一个卖沙人知道后,就用车堵住学校大门,不让沙车进校,校长很是无奈。后来知道,这位卖沙人还是本校一名学生的家长。

以上问题的出现,给我们的教育事业带来了很不好的影响,学校和教师俨然已经成为了一个弱势群体,我们每位老师自身都有可能碰到以上类似事情,都有可能受到伤害,更进一步说,这会给我们的国家和社会带来更大的伤害。这就需要我们每位老师要努力维护我们的学校,维护我们学校教育的地位,而这一切,需要我们老师从家校共育开始做起。

希望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对于“家校共育,携手合作,共促学生素质教育大发展”这一重要思想理念给予足够的重视。我们要同家长密切配合,和平共处,共同促进学生接受学校的系统教育。老师要明白教育学生不是家长个人的事,而是对后代、对社会、对国家负责的大事。

   
专家博客     在线咨询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泰安市家庭教育职业培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