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爸爸妈妈:
你们好!
又到我们谈心的时间了,今天我想和你们谈一下刘伯伟教授关于“如何让孩子适应新高考?”这一话题。
2019年6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意见》明确:为了全面推动高考综合改革,有序推进实施选课走班的教学管理机制,建立孩子发展指导制度,深化高考命题制度,改变一考定终身的不公平制度,各地普通高中2022年前,全面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并且小学学习的内容也是以后中考、高考的必考内容,并且还要求高校改变单纯以考试成绩评价录取孩子的倾向,进一步深化普通高中育人方案改革,为培养时代新人奠基。
通过对《意见》的全面探讨和分析,发现这场高考改革是40年来最大尺度、最大力度的一次教育综合改革,可以称之为“新高考元年”的到来。
新高考改革目标主要有三个重点:①新高考变“招分”为“招人”,就是要从“分分计较”转变成“以人为本”。②高考考查孩子的能力由刷题能力转变成理性思维能力。③学校对孩子的教学方式由强制性填鸭式教学转变为引导性自主学习式教学。这是未来孩子高考面临的挑战,每位父母都应该清楚地了解。
为了让孩子适应新高考,并且在未来的高考选拔中能够脱颖而出,每位父母都应该努力做好以下三点:
(一)尊重孩子的成长
(二)培养孩子的理性思维能力
(三)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尊重孩子的成长
作为父母,需要尽早地全面了解孩子,知道孩子有什么特点,有什么爱好,并且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不要勉强孩子去做他不喜欢的事情。鼓励孩子做好自己的选择,并且学会尊重、支持孩子的选择。
父母要注意保护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提高孩子的质疑力、探究力,还要帮助孩子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并且要注重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全面提高学习能力。
父母和孩子交流沟通时,要使用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的交流方式,要学会引导孩子主动思考、积极提问、自主探究。努力培养孩子的质疑力、探究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父母要知道,孩子的学习从来不是单一的体力活,是欲望驱动,兴趣插翅,心智做盾,拥有多种综合实力才能做好的事情。所以我们做父母的,一定要学会精确分析孩子的学情,重视差异化引导和个性化指导,让孩子从小就为适应新高考做好准备。
父母还要知道,改革本身就是一个观念转变的过程。为了孩子将来能够更好地适应新高考,每一位父母从现在开始,都要积极地改变自己的观念,观念不转变,孩子的学习就不可能更好地适应新高考改革方案,孩子在人才选拔中就会失去优势,受损失的将是我们一家几代人。
(二)培养孩子的理性思维能力
为什么理性思维能力重要?通过刘伯伟教授几十年的教育研究发现,所谓智慧,就是理性思维能力对知识应用的结果。也就是说,理性思维能力是智慧的摇篮,知识是智慧的工具,智慧=理性思维能力+知识,并且理性思维能力和知识同样重要。
过去,由于知识严重匮乏,从社会需求上来说,知识相对重要,拥有知识就等于拥有财富,这也是过去人们常说的知识改变命运。
而现在,由于社会的高速发展,知识积累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并且人人都有可能拥有丰富的知识,所以能否拥有超强的理性思维能力,将成为拉开人与人之间差距的关键。
也就是说,当人人都能拥有丰富知识的时候,一个人能够拥有超强的理性思维能力就变得尤为重要。因为相对来说,超强的理性思维能力,能够让不聪明的孩子变聪明,让聪明的孩子更聪明。
理性思维能力如此重要,那么父母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理性思维能力呢?通过对理性思维能力的多年研究,刘伯伟教授发现孩子理性思维能力的启蒙培养有五个重要阶段。
具体来说,第一阶段:0-1岁,第二阶段:1-3岁,第三阶段:3-6岁,第四阶段:6-9岁,第五阶段:9-12岁。一般过了12岁以后,孩子理性思维能力的高速发展期就错过了。
(1)0-1岁阶段:
每一位父母都应该知道,在孩子的养育期间,陪伴的价值不仅仅能够让孩子拥有安全感、幸福感。更重要的是,父母通过带有磁性的声音,爱的眼神,温暖的肌肤接触,能够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让孩子获取大量的信息。
众多的信息不仅能够刺激孩子不同神经器官的迅速发育,并且还能作为一种思维工具,唤醒和开发孩子的思维力。作为父母,在这个阶段,应尽可能地跟孩子多交流、多沟通,避免给孩子带来惊吓,造成恐惧,要知道恐惧是影响孩子早期思维力发展的最大障碍。
(2)1-3岁阶段:
在这个养育时期,父母不要长期离开孩子,如果缺失父母陪伴,孩子不仅会失去父母陪伴所带来的安全感、幸福感,无形之中还会无法接受到父母传递的信息。父母信息传递的缺失,不仅会影响孩子不同神经器官的快速发育,还会减少信息资源在孩子大脑中的存储,造成孩子信息资源缺乏。
当孩子得到相关指令时,因为缺乏信息资源会使思维编程受到限制,就会出现无法完成相应指令的结果,直接影响孩子思维力的发展。所以在这个期间,父母应该尽可能地生活在孩子身边,多和孩子交流、沟通,多给孩子讲故事,多陪孩子看绘本,尽量避免负面信息给孩子带来不良影响。
(3)3-6岁阶段:
在这个阶段,父母要重视孩子好奇心、求知欲的培养,拥有好奇心、求知欲是培养孩子质疑力、探究力的基础,是孩子学会思考的前提。
父母要注重引导孩子学会问为什么,当孩子对父母提出为什么的时候,父母要有耐心,要心平气和地回答孩子的问题。面对孩子的困惑,不能敷衍,不能搪塞,更不能表现出不耐烦的态度。
当孩子表现出对问题已经理解或明白的时候,父母要给予适当的鼓励。孩子如果学会思考,并且养成自主思考的习惯,就会有助于孩子人生智慧的迸发。
每个父母都要知道,孩子上学后,在课堂上认真听课,他的成绩有可能会好,如果孩子学会思考,养成自主思考的习惯,他的学习成绩一生都会好。所以,让孩子学会思考,养成自主思考的习惯,应是每位父母持之以恒的追求,要知道思考比读书更重要,思考是人生获得智慧的摇篮。
所以在这个阶段,父母要多花时间陪孩子出去玩,多和孩子交流、沟通,多陪孩子做游戏,尽量鼓励孩子学会自主思考,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这个时期,父母应避免孩子过度看电视、玩电子游戏。
(4)6-9岁阶段:
在这个阶段,孩子已经在学校学习,为了孩子理性思维能力的发展,父母应重视孩子学习上的管理。比如:在语文方面,要注重培养孩子字、词、句三个方面,生字会默写并会组词,生词会了解词义并会造句,优美的句子、段落和文章会背诵并会默写,这三个方面是提高孩子理性思维能力的基础性工具。
在数学方面,要让孩子学会理解、掌握数字在不同运算方式中的应用,学会处理三个量之间的关系,学会通过量的单位来判别三个量的运算关系,如果三个量的单位统一,它们之间是加减关系,如果三个量的单位不统一,则是乘除关系。并且在应用题中,通过三个量的等式关系,学会根据结果,依据路径,反着找条件,培养孩子的逆向思维能力。
每位父母都要知道,孩子三年级的时候,是提高理性思维能力的核心关键期,一旦错失这个机会,孩子的学习成绩就有可能滑坡,这也是孩子在三年级时,学习成绩第一次出现两极分化的重要原因。
(5)9-12岁阶段:
这个阶段,是孩子理性思维能力提升速度最快的阶段,父母对待孩子的学习管理,要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而改变。比如:在语文方面,不仅要注重于字、词、句的学习,还要让孩子学会对范文进行分段、写段落大意,并且还要学会总结中心思想以及写作方法,进一步提升孩子的理性思维能力。
在数学方面,要让孩子开始建立等价转换的思想意识,要让孩子学会应用六个量的等价转换关系,大量练习含有两步或两步以上运算的应用题,培养孩子反着找条件,倒着求结果的双向思维能力。
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几何性思维,培养孩子的空间想象力,学会正确理解几何中的概念和原理,正确运用条件、性质、结果三者之间的转换关系,进一步提高孩子的理性思维能力。常说初一不分上下,初二两极分化,初三天上地下,要知道这个阶段是造成初二两极分化的关键时期,希望每位父母给予足够的重视。
12岁以后,当孩子理性思维能力发展的关键期过去后,也就到了一般发展期,如果父母这个时候还想大幅度提高孩子的理性思维能力,就要采取特殊的方法进行训练。如果需要帮助,可以联系我们。
(三)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
为什么自主学习如此重要?因为会自主学习的孩子,能够明确地知道自己要学什么、怎么学,要做什么、怎么做,无论是学习新知识还是处理复杂的难题,总是气定神闲,一副得心应手的样子,他们都善于思考、爱思考,对思维力较强的科目能得心应手。
更重要的是,会自主学习的孩子,能客观地审视自己的状况,知道问题出在哪里,知道自己哪里会、哪里不会、哪里需要提高,继而有能力查漏补缺,并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他们更倾向于有目的地用功,这种“有目的”的努力,会让自己的学习效率更高。并且他们有自己的学习方法,有自己独立思考的技巧,会真正处理问题。并且能够了解知识点的结构、明确知识点的学习方向,最终能够掌握知识点概念、原理的应用,能够真正做到爱学、会学、轻松学。
反之,不会自主学习的孩子,他们对老师的依赖心重,自控能力差,跟不上高强度、快节奏、思维量大的课程。他们的思维容易固化,面对复杂问题有时会无能为力,严重影响学习效率。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父母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改变孩子的思想,端正孩子的学习态度
父母要知道,孩子学习不好,很多时候不是智商的问题,而是学习态度的问题。他们学习态度不端正,不能自主学习,直接影响了他们的学习习惯,进而影响了学习成绩。父母可以从以下五步引导孩子改变学习态度:
①良知:用责任教育法帮助孩子认清自己的责任,让孩子知道自己的存在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的生存,同时还承担着保护家庭,保护子女的责任,以此来唤醒孩子的良知,让孩子学会明辨是非,懂得感恩。
②立志:用暗示教育法唤醒孩子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父母,应该掌握孩子的某些优点,然后以优点为基础进行赞赏。帮助孩子给自己定位,告诉他将来会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比如:长大后会是一名科学家、工程师、人民教师等,从而让孩子拥有目标,建立梦想。
③勤学:帮助孩子摆脱暂时的痛苦和困惑,让孩子轻装前进,并且一切事情从最简单的开始,让孩子在简单的历练过程中拥有成就感,从而激发内心的主观能动性,努力学习,然后逐步提高难度,慢慢地接近我们的要求,改变自己的学习态度。
④改过:在孩子逐渐改变的过程中,父母一定要付出真诚,付出热情,用感动的方法,帮助孩子唤醒和开发自身的内在动力和智慧,改变孩子的一切不良习惯。
⑤择善:父母一定要通过引导、指导、启发、示范、预防、纠错的管理方式来教育孩子,并且要严格要求孩子,在拥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同时,拥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学会做人和做事。父母要真诚地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人生态度、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达到彻底改变孩子学习态度的目的。
2、让孩子拥有正确的学习方法
父母要知道,拥有学习方法的孩子不会完全依赖老师,自己知道学什么,怎么学,可以自主思考、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清楚老师上课讲的重点、难点,明白该学什么,该记什么。
具体地讲,拥有学习方法的孩子对学习的认识,跟其他的学生不一样,他们知道如何找知识点的概念、原理,如何应用概念、原理,如何构建知识网络,如何做好归纳总结。并且可以在众多的信息中,分清主次,学会联想,灵活运用已学的知识去理解新的知识,使自己的学习效率比别人高。
不仅如此,拥有学习方法的孩子还能够快速、高效地规划学习,可以针对老师的授课内容进行有效的归纳、总结和思考,进而科学地安排自己的习题、练习题等。并且会找重点,记笔记,学习起来就会事半功倍,学得更快、更多、更好,让孩子更愿意自主学习。
3、认真完成家庭作业
(1)作业是确保孩子真正掌握知识的保障
课堂上,老师带领全班同学一起学,所讲内容是适用于大部分同学的,学习进度也是根据大部分同学而定的。一个孩子学了多少、掌握得怎么样,只有通过作业才能让自己和老师了解。
同时,课堂上老师讲过的内容,孩子只有通过大量的练习才能够真正学会熟练应用。所以作业是确保孩子真正掌握知识的保障,能够为孩子的自主学习奠定强有力的基础。
(2)作业可以帮助孩子提高思维力
做作业是提高孩子智力素质的重要方法。孩子在课堂上学习新知识后,课下通过独立做作业可以帮助思考,通过思考可以将解题思路理顺、熟练掌握并应用,最后内化成自己的思维能力。
作业还可以引导孩子回顾课堂内容,发现自己的新问题,进一步深入学习,达到对课堂所学知识的进一步巩固。
通过独立完成作业,孩子还可以发现自己薄弱的地方,查漏补缺,对知识进行系统化地掌握和应用。
总之,作业能够给孩子提供一个锻炼思维的机会,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孩子的思维力,能够让孩子在自主学习时得心应手。
(3)作业可以帮助孩子建立学习自信
孩子如果能够标准化、规范化、正确化地完成作业,就会获得一种充实的感觉,觉得自己真正学到了东西。这种成就感会进一步激励孩子产生学习兴趣,让孩子心情愉悦,充满自信,能够为孩子学会自主学习打下坚实的心理基础。
反之,如果孩子在做作业时,态度不端正,应付草率,就容易出现“看到作业就心烦,写起作业就意乱,写完作业后还灰心丧气”的情况。这样孩子就容易失去学习自信,无法获得成就感,就容易对学习产生厌倦,不想思考,变成差生。
希望父母在尊重孩子成长的前提下,努力让孩子拥有理性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适应新高考,让孩子在国家的人才选拔中脱颖而出。
此致
敬礼!
爱你们的宝贝